全站儀RTK技術在各種控制測量、地形測圖、工程選線及工程放樣中應用廣泛,與其他常規儀器相比非常明顯地提高了作業效率和作業精度。但在整個GPS應用方面,測量知識的流通面還非常有限,再加上普通測量員或非測量專業人員普遍對新技術理解不深,在進行GPS測量時,往往會按照培訓人員的要求機械化地去操作,這樣時間一長就會對整個測量工作效率產生影響,GPS的優越性也不能被發揮出來。因此,熟練操作RTK在實際應用中顯得尤為重要。
一、RTK求轉換參數
包頭測繪儀器全站儀儀器連接好后,先要新建一個工程或者打開一個工程,然后就是求轉換參數。
根據RTK的原理,參考站和移動站直接采集的都為WGS84坐標。參考站一般以一個WGS84坐標作為起始值來發射,實時地計算點位誤差并由電臺發射出去。移動站同步接收WGS84坐標并通過電臺來接收參考站的數據,條件滿足后就可達到固定解。移動站就可實時得到高精度的相對于參考站的WGS84三維坐標,這樣就保證了參考站與移動站之間的測量精度。如果要符合到已有的已知點坐標系統上來,需要把原坐標系統和已知點坐標系統之間的轉換參數求出。
全站儀在RTK應用中,轉換參數大概分為校正參數、四參數、七參數和擬合參數,這些參數全部體現在手簿即工程之星里面。四參數和七參數并不是一個概念,四參數是同一橢球不同坐標系之間的轉換參數,表示為△X、△Y、A(旋轉角)、K(尺度比)。七參數是兩個不同橢球之間的轉換參數,表示為△X、△Y、△Z、△α、△β、△γ、△K,三個平移、三個旋轉和一個尺度參數,是不嚴密的。四參數和七參數是不能同時使用的,兩者只能選其一,那么在具體測量時怎么確定這兩種參數是一個關鍵問題。
RTK直接測量的坐標是屬于WGS84坐標系,我們通常用的是國家標準坐標系統,比如1954年北京坐標系,兩者并不是一個橢球,那么原則上講需要七參數才可以實現兩個橢球的轉換,我們才有可能采集到54坐標。但在不能準確求取七參數的情況下,工程之星是把WGS84的原始經緯度作為北京54的經緯度處理,這樣一來就可以通過采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北京54已知點來求取四參數,高程就通過擬合的方法得到。
工程之星提供了兩種求取四參數的方法:一是利用控制點坐標庫,即在未校正的情況下先采集所有已知點的WGS84坐標,再打開控制點坐標庫把相同點在兩套坐標系統內的坐標依次輸入,軟件就會自動計算出四參數并給出點位精度;另一種方法就是利用校正向導的多點校正方式,即是輸入控制點坐標后實時的讀取當前點坐標,兩個點及以上就可以求出四參數,將其保存后就可以應用了。但在實際培訓中,對于初學者,建議使用第二種方法更直接,操作熟練或者理解深刻后再使用前一種。七參數的求解方法一般是靠做控制測量即靜態測量。靜態測量的數據導入GPS數據處理軟件(南方的靜態數據解算平差軟件)進行處理后,軟件會自動求出七參數,在做RTK測量時可以直接輸入使用。七參數相對于四參數來說可以認為是更準確、精度更高,有條件的話建議使用七參數。以上是求參數的方法,在實際工作中,轉換參數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,所以要正確求取,比較好留一些點進行檢查,以實時把握參數的精度。測量過程中也適時的找已知點來復測檢查,測量完之后也要找點來確認。
@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