厘米級實時差分系統(RTK)已經廣泛應用于測繪等領域,但其受到差分鏈路傳輸距離的限制,在某些領域無法使用實時差分獲得厘米級定位精度。在當下無人機航測領域中,大量的像控點布設、作業面積及環境,往往限制了外業人員在野外作業時的工作效率,中海達于2016年推出高精度后處理差分系統,可以通過移動站和基站分別采集靜態數據,通過后處理軟件處理出移動站的厘米級定位坐標,減少80%像控點布設,有效提高了航測的工作效率。
包頭無人機測繪中海達旗下比遜電子研發的事后差分PPK技術(post processing kinetic)是利用載波相位進行事后差分的GPS定位技術,其系統也是由基準站和流動站組成。與RTK實時載波相位差分定位技術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,可以作為RTK技術的補充,其主要作業過程包括外業觀測數據和內業數據處理。
作業地點:天津寶坻
儀器型號:iFLY U3R工業級無人機飛行高度:375m相機型號:SonyA7r
數據情況:1930張相片、覆蓋面積10平方公里、航向重疊80%,旁向重疊65%、測區內布設5個控制點參與空三解算,12個點檢查精度、檢查點與控制點通過天津CORS采集西安80坐標、采用后差分PPK方式記錄高精度POS數據。
數據處理方法:利用UAV-PPK軟件解算地面基站與機載PPK模塊數據得到高精度POS,利用該POS采用零像控方式處理,得到空三后檢查點精度如下圖。
五個像控點情況下X方向中誤差5.3cm,Y方向中誤差6.6cm,高程中誤差29.8cm。
基于該空三結果生成正射影像,在該影像上對比圖像上點坐標與GPS實測坐標,得到正射影像圖精度。
精度分析:影像圖上X方向中誤差10.5cm,Y方向中誤差15.2cm,高程精度19.7cm。
RTK技術作業距離遠但總有接收不到差分信號的時候,或者有的時候在山區測量移動站作業距離近,遠了就沒辦法接收到差分信號,差分信號是通過數據鏈傳輸,或多或少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,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應用PPK技術進行測量,利用PPK技術不需要數據通訊,作業半徑可以達到300公里以上,在RTK受到限制的區域也能利用GPS進行動態測量,是對RTK的一種重要補充作業方式。